对职场人而言,通过考证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、拓宽职业发展空间,许多人抱着“技多不压身”的想法,报名参加考试。考证之前得先弄清楚职业资格是什么、如何划分。
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、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。
我国职业资格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两类。
按照资格性质又分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。
准入类职业资格
所涉职业(工种)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、公共安全、人身健康、生命财产安全,且必须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。
比如,教师资格、法律职业资格、医师资格、注册建筑师等。
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
所涉职业(工种)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,技术技能要求较高。
比如,经济专业技术资格、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等。
大家要注意我国的职业资格只有国家职业资格,
行业职业资格、企业职业资格、民间职业资格等说法压根就没有!
2021年11月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《国家职业资格目录》进行优化调整,发布新版目录,共包含72项职业资格。其中,专业技术人员59项(准入类33项,水平评价类26项)技能人员13项。
目录内这72项职业资格均明确了实施部门或单位,除此之外,任何机构或者单位不得再自行设置实施职业资格(包括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),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,不得自行开展冠以职业资格名称的相关活动。
2021年版《国家职业资格目录》在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方面,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,转为社会化等级认定,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在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,人社部门已不再承担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具体实施工作。
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,不是取消职业和职业标准,更不是取消技能人才评价,而是由职业资格评价改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,改变了评价发证主体和管理服务方式,即: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制定职业分类、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,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具体实施并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
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均纳入人才统计范围,落实相关政策,兑现相关待遇具有同等效力,含金量是一样的!
有些培训机构会趁机忽悠捞钱,发放所谓的“职业培训证书”,最终考试和发证机构都只是培训公司,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!
(来源: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务微信)